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矗立着「李伟波楼」;校内设有资助清寒学子的「李伟波奖学金」,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亦有同名奖教金;远在美國麻省大学医学院,「李伟波罕见病研究中心」正为全球病患探寻解药。这些以他命名的印记,并非来自政要或学者,而是出自一位低调行善、不慕名利的实业家——万利加集团主席、深圳及香港李伟波慈善基金会创办人李伟波。多年来,他以慈善为终身志业,聚焦教育资助、青年创业、医疗研究及社会弱势支援四大领域,用行动书写着跨越商业版图的生命使命。

「让穷孩子也有选择的权利」——教育慈善的长期承诺

李伟波坚信教育是改变命运的根本。自2004年起,他已资助48位内地贫困家庭的状元学子赴港就读中文大学,如今这些学生多已成为各行业中坚,将希望火种传递。2007年,他捐出港币3000万元兴建深圳研究院「李伟波楼」,支援高等科研设施;2015年设立「李伟波奖学金」,助更多清寒学子克服经济障碍。此外,无数遍布中国大陆的贫困学子,都因他的倾囊相助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跨越国界,为罕见病患者点燃希望

在医疗慈善领域,李伟波的目光同样深远。2014年,他捐出人民币5000万元予麻省大学医学院红瑞基因治疗中心,专项研发GM1/GM2罕见病疗法,为全球五万名患者带来治愈可能。2017年,他再捐1000万美元设立「李伟波罕见病研究中心」,资助华人教授翁志萍的生物医学研究,以长期战略与国际视野,搭建科技与人道服务的桥梁。

深耕本地,仁济长情二十载

在香港,李伟波与仁济医院的缘分已逾二十年。自2005年起,他累计捐款近千万元,多次冠名赞助「慈善星辉仁济夜」,却始终低调出席、默默付出,从不高调宣传。这份「长情」,是他对本地医疗及基层关怀的坚持与信任。同时,他亦捐助南方科技大学、罗湖区街道组织及各类慈善会,持续助力基层、弱势群体与长者。

无声胜有声的慈善信仰

面对外界关注,李伟波从不以「慈善家」自居,更不将捐款作为企业宣传工具。他的慈善之路低调朴实却笃定有力——不求虚名,只问初心。从一栋楼到一所中心,从一位学子到千万病患,他用行动证明:当企业家的格局超越商业版图,慈善便不再是短期付出,而是一种生命的信仰与使命。

未来,他计划继续拓展慈善版图,聚焦教育、医疗与社会关怀领域,让更多资源化为希望的桥梁。对李伟波而言,慈善从不是旅程的终点,而是一生不断行走的方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