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中原大地,春风浩荡,生机盎然。
五年前,也就是2017年4月1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今天,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迎来五周年。这块“试验田”里结出了多少果实,119.77平方公里的开放热土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河南自贸试验区的答案是:已累计完成159项改革试点任务,形成479项创新成果;以全省万分之七的国土面积,贡献了约16%的新设外资企业数、9.4%的实际利用外资额、7.1%的进出口额。
从关键数据看主要成绩
159项
国务院明确的160项改革创新试点任务,已有159项在河南自贸试验区实施。
479项
累计形成479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14项在全国推广,80项在全省推广,2项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3项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11.8万家
挂牌以来,累计入驻企业11.8万家,注册资本1.34万亿元,分别是设立前的4.4倍、5倍。
125家
12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河南自贸试验区投资布局。
19.8亿美元
2021年,河南自贸试验区实际利用外资19.8亿美元,是挂牌前的5倍。
580亿元
2021年,河南自贸试验区实现进出口总额580亿元,是挂牌前的4倍。
2018亿元
推动“空陆网海”四条丝路建设全面展开,2021年全省跨境电商交易额超过2018亿元,同比增长15.7%。
这些成果最具“含金量”
近期,本报联合河南日报、河南自贸试验区研究院共同开展了河南自贸试验区五周年改革创新标志性成果评选活动,结合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综合评出10项标志性成果和10项提名成果。
10项标志性成果
1.以“减证”推动“简政”打造“多证合一”改革品牌
选取一般性登记和备案类涉企证照事项,将发改、工信、住建、商务等部门多种证照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施“一窗办理、一表申请、一网共享、一站公示、一照应用”,企业实现“一照一码”走天下。改革举措得到国务院肯定,在全国复制推广,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具有标志性意义。
2.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
以往跨境电商企业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外设立专用退货仓,分拣后再申报入区。该模式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内设立退货中心仓,消费者直接将退货包裹快递至中心仓,节约在途时间,避免超过30天无法完成退货。海关对退货包裹入区、在途、质检、分拣、出区全覆盖监管,显著提升监管效能。集约化仓储降低企业成本。被国务院纳入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3.航空物流电子货运试点
在全国率先形成航空物流电子货运标准体系,其中单证标准、信息交换标准被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采纳。搭建电子货运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全程一体化信息服务,解决重复填报、多头申报等行业痛点。该试点优化了口岸营商环境,增强了河南省航空物流国际竞争力,促进了我国航空物流行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进程。
4.“四链融合”促进洛阳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通过政策链带动资金链,资金链促进创新链,创新链引领产业链,产业链助推政策链,实现“四链”有机融合,带动洛阳市制造业企业活力增强、效益整体提升,初步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材料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10家超百亿工业企业,连续三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国推广。
5.PTA(精对苯二甲酸)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
2018年11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复,郑州商品交易所PTA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成为全国第三个引入境外交易者的期货品种。截至2021年年底,郑商所PTA境外交易者开户428家,持仓占比超过10%。此举完善了PTA贸易定价体系,提升了我国PTA期货价格国际市场影响力,对推动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6.建设项目水电气暖“现场一次联办”模式
改革前,水电气暖需分头办理,耗时长;改革后,“多家申报”变为向政务服务中心“一家申报”。以前窗口受理、派员现场核查、再反馈项目单位“三步走”,改为各部门“首席服务官”“一对一”服务,在项目现场受理、核查、反馈“一站完成”。企业申请材料减少60%、办理时限减至6~10个工作日。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7.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
2021年5月,国务院批复河南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已实现全流程打通,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方式可以又快又省地购买部分在国内已注册的进口药品,享受到跨境电商模式创新释放的利好。监管部门通过平台准入、企业准入、产品准入和全流程追溯实施监管。该试点对形成有效的跨境电商医药零售进口监管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8.构建多式联运标准体系
建立多式联运多层次标准工作联络机制,逐一调研标准研制需求,在全国率先发布省级多式联运标准体系,包含基础标准、设施标准、装备标准、运营服务标准、信息化标准等。近三年发布多式联运企业标准39项、团体标准10项,发挥了标准体系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有力支撑了河南多式联运创新发展、交通强国试点建设。
9.利用第五航权开辟国际货运新航线
2018年国务院发文支持郑州机场利用第五航权,允许国外航空公司在郑州机场中途经停,上下旅客和装卸货物。UPS、卢森堡货航、阿特拉斯航空、以色列CAL和埃塞俄比亚航空在郑州机场运营11条第五航权货运航线,2021年国际货运量18.2万吨,占全部国际货运量的36.3%。利用第五航权,郑州机场丰富了国际货运航线网络,提升了中转能力,对打造郑州国际航空货运物流枢纽具有重要意义。
10.递进式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模式
在法院设置大调解指挥中心,搭建商事纠纷多元化解网络平台,统一受理、集中分流、跟踪回访。诉前引导当事人选择调解、仲裁等化解纠纷,通过精准分流、专业调处、免费司法确认、速裁快审、源头防范等,建立递进式多元化解商事纠纷模式,推动商事纠纷便捷、高效、低成本化解,提升各方满意度,为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提供经验,获最高人民法院高度认可,在全国法院推广。
10项提名成果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正面监管模式
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人民法院设立
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
“一码集成”服务
基于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防控点的联合监管
跨境电商“网购保税+实体新零售”新模式
飞机租赁收取外币租金
期货标准仓单买断式回购
创新“运贸一体化”国际班列运行模式
跨境电商市场领域智慧监管新模式
自贸试验区给河南带来了什么?
自贸试验区不仅要“为国家试制度”,还要“为地方谋发展”。这五年,河南自贸试验区不仅推动了一批开放平台落地,还创新构建了五大服务体系,提升了全省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加速了企业集聚,保障了全省外贸外资快速增长,给社会民生领域带来了多重利好。
推动了开放载体落地
“在我看来,随着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河南对外开放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了,全省的开放载体、平台试点越来越多了。”谈及自贸试验区带来的变化,开封综合保税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波深有感触。
吕波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外贸人,对外向型经济颇有研究。“开封片区挂牌后,区内市场主体活跃度持续提升,企业国际化发展越发迫切,但无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却制约了开封市外向型经济发展,设立开封综保区迫在眉睫。”吕波告诉记者,当时全国18个自贸试验区的48个片区中,没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并不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封综保区才顺利通过国务院批复设立。
的确如此,河南自贸试验区有力推动了一批试点载体落地。记者梳理发现,从2017年至今,国务院先后批复设立了洛阳综保区、开封综保区;同意河南省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郑州获批建设中东部地区唯一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开封片区获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实现了河南特色服务出口基地零的突破。此外,郑州机场充分利用第五航权,拓展了国际客货运航线,货运规模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6位、跻身全球前40强;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突破54万吨,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5位。2021年,中欧班列(郑州)开行班次增长37.6%。
创新构建了五大服务体系
政务服务体系 在全国率先建成“一网办、不见面、一次也不跑”的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即时反馈,简易注销公告压缩为20天,政务服务走在全国前列。
监管服务体系 实现常态化7×24小时通关,进口、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分别压缩77.6%和93.8%,分别比全国多压缩11.5和3.8个百分点,全省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
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创新服务实体能力增强,支持区内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556亿元,利用跨国公司集中运营政策获得可集中调配外债额度44.3亿美元。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成交量、成交额分别增长51.8%、79.7%,分居全国第一位、第四位。
法律服务体系 法律服务保障体系更加完善,设立了自贸区法院(法庭)和国际商事仲裁院。郑州片区人民法院是全国第5个、中部首个挂牌的自贸区法院。制定了民商事案件审判指引、仲裁规则等,增强了投资创业信心。
多式联运服务体系 多式联运内陆领先,“空中丝绸之路”空陆联运、郑欧班列铁海公联运以及铁公空多式联运项目入选国家级示范工程,《河南省多式联运标准体系》成为全国首个省级多式联运标准体系。
加速了企业集聚
河南自贸试验区对企业的吸引力有多大?
有这样一个事例,可以说明。2021年9月,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中钢网把总部从北京迁至郑州片区金水区块。河南自贸试验区有什么魅力让中钢网“垂青”?
“这个问题有许多人问过我,其他企业都是往‘北上广深’去,为什么你们要把总部从北京迁到郑州?”中钢网董事长姚红超饶有兴致地告诉记者,这里的办事效率高、营商环境好、政策红利多、创新氛围浓,还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能够带动钢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群发展。入驻六个月,中钢网营收超过了50亿元,纳税2000多万元。
姚红超说:“中钢网平台有30多万家企业,我会把我的切身感受告诉他们,并围绕‘中钢网国际钢铁交易产业园’引进更多上下游企业在这里干事创业,为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钢网总部的迁入,只是河南自贸试验区吸引企业集聚的一个缩影。据统计,河南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已累计入驻企业11.8万家,注册资本总额1.34万亿元。125家世界500强、100家国内500强企业,益海嘉里、丰树物流、上汽、华为、浪潮、华润、格力、东旭等知名企业在这里投资布局。
新设企业数量激增与知名企业加快布局,有力保障了河南外贸外资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河南自贸试验区新设外商投资企业80家、实际利用外资19.8亿美元,分别增长33.3%、12.7%;实现进出口总额580.3亿元,增长144.8%,其中出口309.1亿元,增长66.8%,进口271.2亿元,增长423.6%。
此外,河南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着眼于体制机制创新和产业发展,营造了更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推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社会民生领域带来了许多利好,广大消费者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价格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国外优质产品。“网购保税+实体新零售”模式,打破了线上网店与线下实体店铺的界限,让热销商品立等可取,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高水平建设河南自贸试验区2.0版
从2017年的春天,到2022年的春天,河南自贸试验区已经走过了1800多个日日夜夜。下一步,河南自贸试验区该向何处发力?
对此,河南省商务厅厅长、省自贸办主任王振利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用足用好先行先试优势,以航空港实验区、综保区、高新区、经开区等为平台,一手抓制度创新,一手抓产业培育,加快集聚国内国际高端要素资源,促进国内国际市场相通、产业相融、规则相连,当好推进制度型开放战略的排头兵,更好地‘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
五周年之际,相关专家也为下一步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带来了“攻略参考”。
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所研究员 尹政平
河南自贸试验区下一阶段的建设要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国家战略中予以谋划,在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上闯新路。
一是突出河南特色,在形成首创性改革经验上创新绩。围绕“两体系、一枢纽”战略定位,在发挥开放通道优势、建设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创新跨境电子商务监管制度等关键领域及其关键环节展开制度创新。二是对标国际标准,在探索前瞻性制度创新上开新局。围绕服务贸易、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等领域展开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探索。三是聚焦产业需求,在制度创新促产业发展上拓新机。把自贸试验区全产业链集成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形成改革共振。通过制度创新激发新型国际贸易、跨境金融服务、国际物流、科技研发等重点产业发展活力,促进开放型经济功能高度集聚,推动产业蓬勃发展。
普华永道综合商务咨询主管合伙人 于勃
在五周年的建设节点,河南自贸试验区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注重差异化探索试验。一方面,河南自贸试验区基于已有的制度创新基础,应以对接CPTPP、DEPA等更高标准为目标,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电子商务、知识产权这些领域加大探索力度,推动制度型开放;另一方面,全国六批自贸试验区形成了多点开花的竞争态势,河南自贸试验区要注重差异化探索,支持外向型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运输自由便利、人员跨境流动自由便利、资金跨境流动自由便利的特征,与河南的新兴产业业态、保税功能等充分融合。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自贸区研究院执行院长 郭宏
高水平建设河南自贸试验区2.0版,要在推进制度型开放上有新作为、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上有新作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有新作为、在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上有新作为。
一是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在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上全面发力;二是要加快推进高能级国际物流枢纽建设,推动枢纽优势向枢纽经济转变,拓展开放合作空间,着力提升内外市场链接、内外双向辐射引领能力;三是聚焦“集群强链”,加快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四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打造数字政府,着力提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过去的五年,河南自贸试验区“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又是一年春来时,这里正全面开启新一轮、更深层次的改革创新。河南,正奋斗在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