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以来,美股持续回调基本回吐了3月的反弹,道指和标普500指数累计下跌超3%和7%,纳指重挫12%。

这对于过去习惯于逢低买入的个人投资者来说,这种滋味可不太好受。2022年,标普500指数的平均下跌时长约为整整2天半,是1974年以来最长的;而每个下跌交易日后的平均反弹幅度为-0.2%,也是近50年来最糟糕的。

有网友表示:当我以为可以抄底时,其实……

另外,持续数天甚至数周的股市下跌,似乎终于影响了市场情绪。

高盛统计发现,过去一周科技五巨头FAAMG净卖出量刷新年内新高。根据美国个人投资者协会(AAII)最新的每周情绪指数,近44%的人认为市场正在向熊市方向发展,这比历史均值高出近14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下周美联储将再次召开议息会议,市场目前普遍预计,美联储届时将自2000年以来首次加息50个基点,同时预计美联储将迅速开始资产负债表的缩表进程。

面对4月以来开启的市场调整,对信奉「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的投资者而言,最希望听上去很简单的这个问题得到解答:美股还能不能买?

两大阵营激辩,美股牛蹄能否继续狂奔?

华尔街的意见目前明显分化为两派:以高盛和摩根大通资管公司为代表的一派认为美联储能够在抑制通胀的情况下,确保经济复苏,美股也将因此继续上涨。

而包括美国银行、摩根士丹利和花旗在内的另一派对于「熊市陷阱」的警告声则日渐响亮,认为美国经济增速将放缓,敦促投资者不要追逐收益。

1、美股还有上涨空间?

小摩的Marko Kolanovic是华尔街最坚定的多头策略师之一,他表示,鉴于此前一段时间投资者信心疲弱、仓位偏低、系统性策略买入、季节性和超卖状况,接下来短期美股倾向于上涨。

他还预计,本月底固定权重投资组合的再平衡将导致大量资金流入美股。短期美股的其他利好因素包括每月到期后的期权相关买盘,以及上周发生的大规模Gamma空头抛售的反转。

具体投资策略上,他建议投资者对投资组合采取杠铃策略,同时持有传统成长型股票和传统价值型股票。此外,小摩全球策略团队还增持了大宗商品、汽车板块和航空板块的股票。

尽管投资者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正在逐渐加剧,高盛则表示,其前瞻性衰退风险指标没有大幅上升。指标显示,未来12个月出现经济衰退风险的概率为25%。从历史上看,当这一概率达到40~50%以上,投资者才需要担心股市估值大幅缩水。因此,虽然该行预计美股的回报率会低于此前,但就表示仍将继续增持美股。

2、美股反弹能否持续?

但与摩根大通不同,亦有不少华尔街机构目前预计,在美联储量化紧缩背景下,美股的反弹可能只是熊市反弹。根据花旗的估算,未来12个月内,美联储每收缩1万亿美元的流动性,美股就将下跌10%。

据彭博报道,BTIG分析师Jonathan Krinsky在报告中写道:

我对涨势保持谨慎,趋势仍然是下行的。近期的小幅反弹除了缓解短期的超卖状况外并没有多大作用。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Mike Wilson本周表示,对2022年美股表现持悲观态度。该行认为,4月以来的调整可能还不足以为持续反弹奠定基础,因为经济增长可能正在放缓。

物价压力目前已经达到了对企业利润增长具有破坏性的水平。虽然通胀和通胀预期可能已见顶,但这并不是看涨因素,因为企业业绩的增速已经失去动力。

彭博指出,虽然从长期来看,多头可能最终会获利,但市场的疲软仍会让人神经紧张。

瑞穗国际多元资产策略主管Peter Chatwell表示:

毫无疑问,市场的感觉已经转变。在股市中,「逢高卖出」似乎更有利可图。

我们预计熊市将持续到第二季度,只有当通胀风险显示出快要见顶的实质性迹象时,这种情况才会在下半年转为轻微的风险反弹。

Aureus Asset Management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Kari Firestone表示,市场需要看到更多的公司交出强劲、可靠和可持续的一季报业绩,这样投资者才能重新参与进来。

美股还能重拾涨势吗?

现在市场最紧张什么:

通胀高企、俄乌局势、美联储加息缩表还是经济衰退?

面对动荡的市场环境,

牛友们当前有什么操作策略?

欢迎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

编辑/Corrine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