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戴清策略研究作者:戴清、汪昌江
(相关资料图)
港股上周延续下跌趋势,恒指已回吐元旦至春节前涨幅。部分投资者更加担忧的是,从统计数据来看,一季度港股似乎存在冲高后回落的惯性,如同春季回调的“魔咒”。
本报告主要复盘过去春季港股调整时期的基本面、流动性、风险偏好、估值等方面,进一步对比分析港股2023年春季潜在的调整风险,并给出应对策略。
与历史上屡次出现的一季度高开低走行情类似,港股近期持续调整。恒指自1月27日以来累积下跌6.6%,已回吐元旦至春节前涨幅。从指数以往的一季度表现来看,港股似乎确实存在冲高回落的惯性。近几年由于疫情冲击、美元加息周期、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港股春季回调的“魔咒”愈加明显。
复盘港股往年的春季回调,通常持续1个月左右,期间恒指的平均回撤幅度约10%-15%,从估值和技术性指标可观察止跌时点。其中,前期上涨较多、或是对流动性相对敏感的行业通常在回调中跌幅居前。
造成回调的主要原因包括:1)国内经济基本面下行;2)海外通胀压力上升,引起市场对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3)地缘政治冲突压制市场风险偏好;4)春季躁动令市场估值水平上升较快,随后出现技术性回调。
相比以往,2023年港股春季回调的持续时间或更短、影响程度更小。
1)以往国内政策主要围绕疫情防控,而当前风向明显往经济修复转移,政策支持的确定性较强。
2)过去一季度海外通胀大多处于上行阶段,导致货币政策预期收紧,21年初美联储首提QE Taper,22年初首次加息。而2023年海外加息周期已渐入尾声。
3)短期内中美关系反复预期可能影响市场情绪,但整体幅度有限;其它地缘政治和监管层面的风险相比往年更为温和。
4)港股目前处于合理位置附近,纵向对比具备更多“安全垫”。
5)对于后续调整的时间和深度,或可参考指数市盈率分位数、市场情绪等相关指标。
策略上,短期有调整风险,但中期趋势未变,建议逢低加仓。
1)短期内,可能有前期收益兑现带来的波动,此外还有美债收益率、中美关系反复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能影响市场情绪。
2)但我们认为2023年港股春季回调的持续时间和影响相对有限,不构成中期趋势的卖点。
3)国内经济修复的趋势延续,后续将带动港股企业盈利出现明显上修,同时海外流动性复苏交易仍在进行中。催化剂是国内社融放量以及海外美联储政策转向,时点可能在二季度前后。
行业配置方面,国内经济复苏逻辑下的低估值品种或相对占优。
1)地产链估值仍相对较低,建议关注地产、金融、材料等。
2)消费链里,关注汽车、消费电子等可选消费,在结构性行情当中可能相对占优。
3)海外流动性反转策略,在美债利率反复过程中,可逢低布局港股创新药、半导体、黄金等受益于流动性边际宽松的品种。
风险因素:1)国内扩内需政策力度不及预期;2)美联储紧缩超预期;3)中美紧张关系升温,影响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