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尔街见闻作者:张进
3月2日,$特斯拉(TSLA.US)$发布了致力于可持续性能源经济的“宏图篇章3”,公司股价盘后一度跌超6%,因市场认为缺乏亮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过,分析师注意到,其首次提及氢能在工业、储能、化工领域的应用,并强调风光耦合电解水制氢的路线。
资料显示,根据氢气制取来源进行种类划分,可分为灰氢、蓝氢、绿氢和粉氢,其中绿氢是通过光伏发电,风电,水电等可再生电力供能的电解槽制取的氢。
目前,灰氢与蓝氢在制氢环节中占比高,其制氢产量高、成本低,但碳排放高,在未来低碳转型进程中将被逐步取代。核电制取粉氢成本偏高,且氢气与核电放置于同一场地存在安全性问题,故而大规模应用受限。
相对的,绿氢的碳排放低、纯度品质高,可以实现零排放,但成本较高且尚未规模化,其单位成本约为灰氢的4-5倍,这也是目前电解水制氢发展的最大瓶颈,当前电解水低碳环保的制氢方式我国和全球其他国家占比都不到1%。
但招商证券认为,随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和电解槽成本的降低,绿氢有望成为未来主流的制氢手段,当前各国在氢能政策中均着重提出要加速布局可再生能源电解制备绿氢,预计海外绿氢产业发展将加速,国内氢能设备及产品企业将受益,迎来出口增长。
行业空间方面,其表示2022年全球绿氢产能约为21万吨/年,预计到2030年,全球绿氢产能将超过3600万吨/年。
氢能发展存在哪些制约?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全球氢能整体发展进度仍旧相对较慢,一方面由于前文提及的绿氢转型下的成本高企,另一方面,氢的储运、能源转化率、下游配套设施建设昂贵也是内在限制。
首先,在储存方面,根据氢的存在形态不同,主要也分为三种方式,分别为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和固态储氢。当前,气态储存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储存方式,具有成本低、充放速度快、能耗低、可在常温操作等优点,但缺点也很明显,气态氢密度低,会导致储存体积过大,增加运输难度,并且也存在储氢容器氢气泄漏和爆炸等安全隐患。
液氢相比对气态氢气,具有能量密度大、体积小、加注便捷等优点,然而转化液氢的成本较高,对绝热的要求高,目前还主要用于航天和军事领域。固态氢理论上来说是最为理想,具有安全性好、密度更大、纯度高、运输便利等优点,但是目前还存于技术的研发阶段。
其次,从能源的转化看,由电→氢气,能源利用率约为55%;氢气→燃料电池→电,利用率约为65%,如果加上制氢,压缩,动输,注氢等环节的消耗,则从电→氢→电,能源利用率不到30%,甚至可能才20%左右。
下游应用来看,氢能源车的相关基础配套设施也制约了氢能的发展,氢气存储相关技术和安全性指标高,导致加氢站的建设成本昂贵,且氢能源汽车成本较高,以及相关技术还不够成熟,且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原因,民众使用起来并不方便,导致购买意愿不强烈,氢能源汽车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大范围的应用。
国内外集体支持氢能发展虽然存在产业制约,但从政策上看,近年来全球各国正纷纷出台氢能战略规划,在能源结构转型进程中将氢能作为重要能源组成。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积极设立各自氢能战略规划和路线图,此外还有超20个国家正在准备发布相关战略规划。
其中,韩国于2022年印发了《世界第一氢能产业培育战略》,提出截至2030年,韩国氢能7大战略领域技术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将由现在的80%提升至100%;氢能企业数量由现在的52家增长至600家。将加快构建氢能生态系统,使韩国成为全球领先的清洁氢国家,清洁氢气发电比重将逐年增加,30年2.1%、36年7.1%。
同年,日本也与欧盟委员会能源专员西姆森先生签署了氢能合作备忘录(MoC),提出进一步加快在氢能领域的合作。
欧洲方面,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就共同推进水下氢能管道建设达成一致,该氢能管道预计2030年完工,总耗资约25亿欧元。这将是欧盟境内第一个重要的氢能输送项目,年输送氢气200万吨,有望满足欧盟对氢能需求的10%。
此外,美国能源部(DOE)也宣布打算从拜登总统的两党基础设施法中发放7.5亿美元的资金,以大幅降低清洁氢技术的成本。
国内方面,氢能近期在多个省市的地方文件中,也被反复提及。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3年1月底,我国已有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推出氢能发展支持政策,制定发展任务,提出发展目标。
氢系统新规4月实施,国内氢能产业将进一步完善据市场监督总局消息,《氢系统安全的基本要求》国家标准将于4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由浙江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海德利森、潍柴动力等企业/机构起草,主要替代GB/T29729-2013版本。
该标准共分为7章,规定了氢系统类别、基本特性、危险因素及风险控制的基本要求,适用于氢的制取、储存、输送和应用系统,并增加了氢分压、固定式氢气储存容器、油氢增压泵等的术语和定义。
川财证券认为,本标准的出台将强化氢能制、储、运、加等产业链环节的重大安全风险的预防和管控,确保氢能产业稳定持续向前发展,可关注燃料电池产业链布局完善、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