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半个中国经历了高温炙烤,诸多省市出现超40度的极端天气。而不仅是我国,世界多地都遭到了历史罕见热浪侵袭,“北极圈热到穿短袖”的消息一度登上热搜。


(相关资料图)

如此情形下,人们再次切身感受到能源的珍贵。特别是近期进入限电模式的四川省,无论是企业生产运行还是百姓工作生活,均受到了一定影响。

一方面是气候问题不断加剧,实现“双碳目标”的迫切性日益凸显,化石燃料的使用需要限制;另一方面是经济发展需求推动,对以电能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能源需求持续扩大。一减一增间,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核能行业领导企业的中国核电(601985),在核电业务安全高效发展的同时,快速布局“风光”领域,向清洁能源供应商进行着跨越式发展。

半年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核电实现营业收入345.72亿元,同比增长14.98%;实现归属净利润54.37亿元,同比增长17.36%,继续呈现“大象起舞”的状态。

安全为先 “中国核电”再迎发展机遇期

自1954年世界第一台核电站建成以来,具备安全、经济、高效、低碳优势的核电,一直是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便是受2011年福岛事件影响,全球多个国家或地区放缓核电项目建设,截至目前,核电发电量世界平均占比依旧达10.6%。

相比之下,由于煤炭资源丰富,火力发电一直占据着发电结构的主要位置,再加上2011年后审批放缓,我国核电占比仅约5%。

不过,在国内各机组稳定运行、核安全技术不断进步,以及“双碳”目标持续引导的背景下,我国核电行业再次迎来发展机遇期。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这是过去四年来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及核电,也是首次使用“积极”这一词汇;同年,《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个“双碳”目标主要文件中,都再次强调了“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预计,在2022至2025年,我国有望年均核准7至8台机组,高于2021年的5台。

作为行业龙头之一的中国核电,截至2022年6月30日,旗下控股在运核电机组共25台,装机容量2371万千瓦,上半年发电量为878.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7%。公司核电累计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占全国总量四成以上。

报告期内,中国核电全面建成了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8台在建机组按既定目标有序推进,并顺利开工田湾8号、徐大堡4号、三门3号三台机组,凭借对“安全”二字的重视,多年来稳健运营的经验,与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承担着核电行业“积极有序”发展重任。

据国金证券预测,到203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超过1亿千瓦,年发电量将达7692亿千瓦时;到2028年,中国核电在运核电装机容量有望突破3000万千瓦。

资本赋能 “风光”产业迈上新台阶

“双碳”目标的明确,使得“风光”等新能源产能近年来受到热捧。

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量为48GW(吉瓦),而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99GW,实现翻倍。

另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预测,到2025年,我国光伏总装机规模将达到7.3亿千瓦,较2021年底的3.06亿千瓦,同样实现翻倍。

实际上,至少在七年前(2016年),中国核电就已经开始了风电、光伏的投资布局,到2020年,公司新能源(非核)发电量已达到5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1%。同年年底,中国核电对完成对控股股东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核集团”)的可再生能源板块——中核汇能进行收购整合,完成了非核清洁能源平台整合与跨越式发展。

2022年上半年,中国核电新能源(非核)发电量65.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70%,上网电量64.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45%;与此同时,公司新能源在运在建项目合计1151.7万千瓦(在运装机容量887.33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264.37万千瓦),其中风电299.9万千瓦,光伏851.8万千瓦。

更加重要的是,2022年5月13日,中国核电发布公告称,中核汇能以增资扩股方式引入包括四川川投能源、浙江浙能电力等在内的七家战略投资者,募集资金75亿元,对应30%股份。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增资引战的成功,将为中核汇能提速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粮草”,并且能够与相关公司形成产业互补,从资金、业务多方面促进新能源业务发展。

内外兼修 多方位创新助力大象起舞

得益于核电、光电、风电等各项业务的全面向好,千亿市值的中国核电依旧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5.72亿元,同比增长14.98%;实现归属净利润54.37亿元,同比增长17.36%。

从更深层次分析,中国核电之所以能有如此靓丽业绩,原因在于从公司管理,到产品技术,再到服务理念,全流程、多方位的创新理念。

一方面,作为我国重要行业的领军国企,中国核电主动担当深化改革先锋,坚持改革创新思路,2022年5月底,已全部提前完成三年改革56项总任务及306项总举措。其在成功打造标杆案例,为类似企业积累宝贵经验的同时,大幅提升了自身精细化管理能力,推动着员工活力、企业运作效率的提高,在顶层设计层面,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改革过程中,中国核电愈加重视产品技术创新,研发费用从2019年的5.69亿元,快速上升至2021年的13.37亿元,三年时间已然翻倍。2022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继续增长31.21%,达约6.06亿元。

此外,为了及时、准确、高效追踪产业热点,突破技术难题,保持业务创新能力,在核电、非核清洁能源的基础上,中国核电近年来积极布局第三大版块——敏捷投资平台。2022年上半年,平台重点项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加速研发,有望为之在光伏领域的加速扩张提供有力支撑。

目光长远的战略布局,加上不断增强的创新力度;从核电龙头,到正在快速成长的非核新能源平台,中国核电在向世界一流清洁能源服务商不断转变。

据中国核电介绍,整体计算,公司半年累计商运发电量943.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5%,与燃煤发电相比,减少排放二氧化碳7198.38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23.35万吨,减少排放氮氧化物20.33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30.06万公顷。

分析人士指出,在给自己及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的同时,中国核电亦在引领、探索着气候问题和能源危机的平衡解决之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