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浩荡浪潮中,宁波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以敢为人先的魄力逐浪前行。从全局视角审视宁波立于潮头浪尖的奥秘,“两区”的字眼格外醒目。透过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和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两块“金字招牌”,不难窥见加速形成的向更高水开放、更高质量发展的“宁波样本”。

回溯示范区与宁波的结缘之路,每一步都铿锵有力。2017年,全国首个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落户宁波;2018年,宁波提出打造成为中东欧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与中东欧双向投资合作、中国与中东欧人文交流“三个首选之地”的建设目标;2019年,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在宁波成功举办……

同时,宁波“建桥搭路”动作频频,自主创建了中东欧国际产业合作园、中东欧特色商品常年馆、中东欧商品采购联盟等台,在中东欧地区建立海外仓、境外营销服务台,实现了与中东欧的合作共赢。

从一组数据中可见一斑:2021年,宁波对中东欧的进出口额从2017年的197.9亿元,上升到392.7亿元,翻了一番。其中,宁波自中东欧国家进口76.84亿元,同比增长146.2%,占全国比重达3.48%。根据中国社科院欧洲所评估,2019年、2020年宁波连续两年在地方参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综合排名位居全国第一。

随着2020年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挂牌成立,一个更高能级的开放台让宁波再次站在战略风口。一年时间,宁波片区以占全市不到0.5%的面积贡献了19.9%的进出口额和17.5%的外资。另外实现了“五个最”,即GDP最高、进出口总额最高、税收最高、签约项目开工率最高、制度创新入选省级“创新案例”最多。

东方风来满眼春,一批批大好高项目接踵而来。如“六六云链”开发了国内首家高度集成车船库的石化智慧供应链台,实现国际领先全国首创的无担保数字仓单质押融资业务;马森国际能源贸易总部签约落地,将在宁波片区设立LPG国际贸易总部,建设国内首家LPG物联网销售台;中海油天然气运营管理中心台、大宗商品云仓系统项目和数字能源及大宗商品产业园项目等数字化交易、管理、配置中心各类台相继启用……

应潮而上,宁波如何集“示范区”和“自贸区”之优势,实现“1+1>2”的叠加效应?特色与创新齐飞,融合与共赢一色。宁波紧紧围绕自贸区打造“一枢纽、三中心、一示范区”、示范区打造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三个首选之地”的总目标,加快开放探索。

“两区”融合路径下,宁波片区涌现出一批具有中东欧元素的创新案例,如上线运行全国首个中东欧商品防伪溯源台,实现了中东欧商品来源去向的可溯可查;在中东欧常年馆开展“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业务,丰富了数字化场景的创新实践;持续优化“中欧班列+海铁联运”监管新模式,全面实施转关作业无纸化,实现了海铁联运转关业务办理“一次不用跑”等。

下一步,宁波将紧紧围绕国家赋予“两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任务,充分发挥宁波基础优势,对标对表找准差距,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深入推进融合发展,扎实培育“两区”建设的主台、主渠道、主力军,将“两区”打造成宁波对外开放的主阵地、推动区域全面发展的主引擎,在服务国家战略中体现宁波担当、宁波实践、宁波路径。(齐 思)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