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宏观芝道

作者:周君芝

11月8日,民企融资「第二支箭」瞬间点燃了市场对地产救市政策的希望,地产修复的热切期望空前。A股地产和港股地产表现不俗,近五个交易日(11.08-11.14)A股和港股地产指数分别上涨10.6%和16.6%。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期积极的地产政策连翻推进,受此影响,周一债券市场大幅调整,10年国债利率迅速从2.74%(上周五)上行至2.84%(本周一),单日上涨10个基点。

积极的地产政策终于出台,验证我们之前判断,中国经济不能没有地产。

当支撑今年前三季度的出口同比降至0值以下,本轮创下历史新低的地产终将开启正常化修复,这也是我们之前判断四季度「关键变化或将到来」的要点所在。

年初10年国债利率在2.8%附近,眼下10年国债利率再度回到2.8%,年初至今国债利率经历了一波过山车。

我们之前把握的债市主要逻辑得到验证——今年利率方向受地产牵制。

地产政策预期已经非常明朗,这一点没有争议。目前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未来还会有哪些地产救助政策,中国地产才能最终迎来新常态发展?

判断未来中国地产政策及实际走势,我们不妨问三个问题:

问题一,本轮地产的问题症结在哪里?

中国地产调控已经历多重周期,这些周期无一例外可以归结为需求小周期,即周期波动缘自终端地产销售的收缩与扩张。

不同于之前,本轮地产周期的收缩缘起供需共振。地产销售下行(需求),民营房企流动性紧张(供给端)。民营房企现金流吃紧,影响竣工和保交付,进而下挫居民购房预期。居民购房预期下行,房价连带下跌。地产具备极强的「买涨不买跌」金融属性,房价跌幅不止,地产销售迟迟难见起色,地产企业现金流再度萎缩。

可见本轮地产周期性下滑,背后不是简单的需求不足,而是供需共振叠加。正因如此,本轮地产降温速度之快,各环节数据降幅之大,历史上鲜有发生。

再来理解供需共振的底层逻辑,房企高杠杆受到压制,地产链现金流枯竭,销售-融资-拿地投资-销售的正常流转环节被打断,这是本轮地产问题源头所在。

问题二,供给端民企融资修复政策是否足够?

回溯今年以来地产政策,松绑方向一直比较明确。不仅因城施策调松需求,房企融资约束其实也在不断放松,然而市场定价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给出正面反馈。

直到11月初民企融资「第二支箭」扩容,针对民营房企融资现金流修复的信号极其明确,市场才显著定价地产修复。

市场对不同政策反馈差异如此之大,只因打开低能级城市销售约束,无法真正有效刺激居民购房预期,地产销售难以实质性企稳,地产现金流无法有效改善。

只解决民企融资现金问题还不够,我们认为修复本轮地产问题,需要实质性解决当前地产流动性困境。除了修复民企融资现金流约束,还需要推动居民端销售回归,打断居民预期和房企现金流之间的负反馈。

问题三,未来市场还将迎来哪些利好地产政策?

我们认为未来有三类利好地产政策或将面世。

本轮地产面临流动性困境,当下仍需更多地产流动性纾困措施,这是其一。

本轮地产之所以超额承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疫情。它影响居民收入预期,同时影响地产销售,毕竟地产依赖线下销售场景。地产修复从政策预期兑现到现实数据,还需要疫情改善配合,这是其二。

为应对地产长期下行趋势,减弱地产宏观层面的金融属性,控制地产企业高杠杆行为,重塑地产行业格局,这是地产长期政策重点,此为其三。

往后看,中国本轮地产「救赎之路」方向明确但道阻且长。

风险提示:疫情发展超预期、地产政策效果超预期、货币政策超

编辑/new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