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通过“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三个快大型白羽肉鸡品种,中国肉鸡市场将拥有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品种。这意味着中国重新确立了自主育种积极应对国外种源“卡脖子”挑战的路径。

“告诉他们,请在10分钟内离开。”2018年,傅光明曾经这样回应来自美国合作伙伴的威胁。

傅光明是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圣农发展”)创始人。当时,是圣农发展做白羽肉鸡种源自主培育的第7个年头,美国人得知消息后,威胁圣农发展:停止育种,否则就断供。当傅光明得知自家研发进展后,给出了前述明确回复。

鸡肉在中国是第二大肉类消费品种。其中,大约一半鸡肉产量都来自于白羽鸡肉。然而,正是这个占据中国鸡肉生产市场半壁江山的品种,从2004年开始,种源就全部依赖国外进口。这很容易受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而遭遇“卡脖子”。不过,随着白羽肉鸡育种取得突破,中国已经再次正式拥有属于自己的种源。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直接关系产业安全和粮食安全,中央对此高度重视。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2021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日前召开的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种源进口与自主育种,代表着两种不同模式。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家禽业有过不同的抉择。如今,三个新品种的审定,意味着中国重新确立了自主育种积极应对国外种源“卡脖子”挑战的路径。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遗传育种学分会理事,《全国肉鸡遗传改良计划(2014-2025)》专家组成员赵桂苹对第一财经表示,前一种模式从肉鸡行业来看,种源价格容易受国际贸易、疫情等因素影响;从外部环境来看,当前新冠疫情在全球尚未得到完全控制,不利于运输进口。至于后一种模式,能够助力中国摆脱对国外的进口依赖,更何况现如今国家审定的这三个品种,在长速、繁殖等能和进口品种持,在肉质和抗病能方面更优。

种源全部依赖进口的背后

19世纪中叶,中国地方鸡在产蛋和产肉能方面曾居世界领先水。19世纪末叶到20世纪30年代,鸡蛋、鸡肉还是重要的出口产品。但在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养鸡业的生产水与世界先进水拉开了差距。

随后,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遗传选育的进展为现代鸡生产奠定了基础,促使鸡蛋、鸡肉生产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肉鸡生产成为独立的家禽产业。由于北美和西欧国家对鸡的生长速度、饲料报酬和胴体组成进行了系统的遗传选育,形成了如今的白羽肉鸡品种,迅速占领全球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1916年成立了美国科宝育种公司(Cobb-Vantress),1923年成立了德国安伟捷育种公司(Aviagen)。由于育种技术先进,品种能突出,随着这两家公司的不断兼并重组,如今,已成为跨国垄断集团,联袂瓜分了全球白羽肉鸡祖代鸡市场,二者市场份额之和超过95%。这也正是前述美国人胆敢威胁断供的底气。

中国白羽肉鸡种源全部依赖进口,始自2004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引进国际肉鸡品种,发展现代化养鸡。赵桂苹称,为弥补育种方面的短板,1986年,中国、泰国、美国三家公司合资成立北京家禽育种公司,次年从美国引进原种鸡,开启本土育种。多数业内人士也认为,当时的本土育种工作可圈可点,自主培育的艾维茵肉鸡品种市场份额一度达到50%以上。然而,受禽类疫病防控等问题影响,历经两年多的市场滑坡后,国产品种最终于2004年淡出市场,本土育种陷入低谷。

正是从2004年开始,白羽肉鸡种源重新全部依赖进口,每年引进祖代种鸡80万-120万套,用于商品代生产。

对于种源严重依赖进口,圣农发展相关负责人林闽(化名)将之描述为“中国养殖企业不得不走上向欧美巨头缴纳‘养鸡税’的老路”。一方面,中国启动祖代鸡育种比欧美国家晚了60多年。另一方面,在全球发展过程中,欧美国家已诞生了大型育种集团,巨头们通过强强联合,将资金集中投入到研发上,多种产品之间的整合使基因库更加丰富,形成行业的“护城河”。

该负责人表示,白羽肉鸡品种培育主要有三个难点:纯系培育难、能测定难、饲养管理难。首先,需要一个状稳定、遗传稳定的纯系制种;其次,制成的很多品系还要经过很多排列组合进行配合力测定,祖代、父母代、商品鸡都需要测定,“没个大几年时间完成不了”;第三,原种作为核心群,需要很高的饲养管理水。“这三大难点,决定了育种工作需要源源不断地投入时间、资金。圣农发展培育出‘圣泽901’,就用了10年时间,投入超过10亿元。”他说。

由于种源位于整个产业链顶端,再加上中国引种量大,极为容易受到种源疾病以及禽流感等突发因素所导致的封关困扰。比如,2014年以前,中国白羽肉鸡祖代种鸡进口量95%以上来自美国。由于2014年美国暴发禽流感,中国采取严格封关政策,禁止美国全境白羽肉鸡进口,导致国内出现种源危机,不得不先后从法国、西班牙、波兰、新西兰等国引进。

赵桂苹提到,这严重影响到种源引进的正常秩序,国内因为引种受限不得不提升强制换羽率,导致部分雏鸡质量下降,父母代种鸡价格一度上涨一倍以上,下游生产链更是波动剧烈,给整个产业链健康发展带来极大的不确定风险。

尤其是在当下国际政治环境发生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的时代背景下,引种模式也遭遇挑战。早在多年前,国内养鸡业就大声疾呼:肉鸡“中国芯”的“卡脖子”困境亟待突破。

再次启动自主育种

从种源引进到重启自主育种,转机出现于2010年前后。

在此之前,2008年7月,原先被寄予厚望,计划通过引进国外纯系或合成系,自主培育白羽肉鸡品种的原农业部国家家禽育种中心,成立20年来“一直没有正常运行”,只得转型。2009年,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成立白羽肉鸡育种协作组,开展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战略研究,组织推动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布局开展白羽肉鸡的自主育种。

2010年,广东省佛山新广农牧有限公司(下称“新广农牧”)率先开启白羽肉鸡自主育种之路,成为国内第一家敢于“吃螃蟹”的公司。2011年,圣农集团也开始了育种工作。

国家政策来看,为推动国内自主育种,我国政府相继出台相关规划。2014年3月,《全国肉鸡遗传改良计划(2014—2025年)》提出“到2025年,自主培育品种商品代市场占有率超过60%”的发展目标。2019年8月,《国家畜禽良种联合攻关计划(2019-2022年)》提出“培育出生产能达到国际同期水、适合我国饲养环境和养殖模式的白羽肉鸡配套系1-2个”。

林闽称,看到国家如此大力度的支持,国内有实力的企业也重新评估了自主育种的价值,由原先的不太敢做,转为相继开展育种工作,并更加坚定全力投入培育新品种的信心。

在将10年的培育过程中,“广明2号”险些功亏一篑。赵桂苹称,2019年新广农牧面临生产区禁养限制,白羽肉鸡原先位于广东佛山的基地面临重建。公司董事会决定放弃白羽肉鸡育种项目,准备淘汰核心鸡群。“当时,科研团队负责人就跟董事会成员耐心解释,希望再坚持1-2年保留核心群体,最终获得董事会通过。仅过去一个多月,农业农村部就决定开展白羽肉鸡育种联合攻关,新广农牧作为牵头单位之一。‘广明2号’的培育才得以顺利延续。”

到了2019年,历经科企联合数年奋力攻关,“广明1号”和“广明2号”父母代种蛋完成生产能测定。同年,新品种完成200余万只中试试验。赵桂苹称,“广明2号”的主要生产能,与国际同类品种持,在料重比和肉品质方面也具有优势。在未来,科研团队将加快提高种鸡产蛋能和抗逆,赶超国际水

2019年,“圣泽901”在跟国外鸡苗进行过几百批次对比实验后,确认国产品种完全不输于进口的欧美品种。林闽称,“圣泽901”每只鸡的产蛋率比原来进口种鸡要高10个蛋左右,料肉比也是圣农发展养殖史上最好的品种。“2021年,公司养殖了将6亿只白羽肉鸡,没有一只鸡苗来自于进口,能够完全实现自给。”

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副总裁吴桂琴对第一财经表示,生物育种的时间相当长,本次审定通过的“沃德188”的诞生就用了整整十年,从育种流程、方案制定,都要重新建立和摸索。

她说,在峪口禽业肉鸡家族成员中,“沃德188”与正在培育中的“沃德178”属于分割型,可以满足快餐团餐分割鸡消费需求;“沃德168”和“沃德158”属于优质型,比较适合做扒鸡等熟食,或者满足家庭整鸡消费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国内白羽祖代肉种鸡自国外引种数量进一步减少,国内自繁的祖代鸡对保障种源供应起到积极作用。

尽管目前国家已经审定通过三个白羽肉鸡新品种,但与国际育种先进水相比,中国自主育种时间短、高生产能遗传素材积累基础薄弱、分子育种等新技术应用不够、种源疫病净化技术和检测产品研发还有较大差距。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辛翔飞等学者撰文指出,中国要走中国特色的白羽肉鸡品种育种道路,要在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上下功夫,要依据市场需求调整育种方向和目标,不能简单重复国外育种套路,从育种历史中借鉴宝贵经验并吸取失败教训,加大对种鸡繁殖力、抗病力的选育力度和疫病净化力度,提高种鸡质量,保障种鸡健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