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晚间,盐湖股份(000792.SZ)发布2021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7.78亿元,同比增长5.44%;归母净利润44.78亿元,同比增长119.58%;扣非净利润44.82亿元,同比增长108.57%。公司2021年A股上市公司市值排名76位,效益创近十年最好水平。

作为国内最大的氯化钾生产企业,盐湖股份主营业务氯化钾和碳酸钾产销稳步增长。

年报显示,公司2021年实现氯化钾产量约502.96万吨,销量约473.69万吨;实现碳酸锂产量约2.27万吨,销量约1.92万吨。公司表示,碳酸锂以生产钾肥后老卤为原料制备,目前在品牌、营销网络、产品及供应链方面已拥有自身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来,疫情、地缘政治等因素刺激钾肥价格大幅上涨。有分析指出,随着粮食需求的增长,将为钾肥行业带来稳健的增长需求;同时,受供给端影响,钾肥价格或将呈现周期性震荡走势。盐湖股份作为钾肥行业龙头,在技术、成本等方面优势显著。

攻克世界性技术难题 不断完善产品体系

稳健的经营业绩离不开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工艺。据了解,在钾肥生产方面,盐湖股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掌握所有氯化钾加工技术的企业。

年报显示,公司目前拥有“反浮选-冷结晶氯化钾生产技术”“固体钾矿的浸泡式溶解转化技术”“热溶-真空结晶法精制氯化钾技术”“冷结晶-正浮选氯化钾生产技术”“冷分解-正浮选氯化钾生产技术”,能够根据原材料的不同,采用不同工艺生产相应品位的氯化钾,真正做到将盐湖资源充分利用。

此外,盐湖股份还攻克了超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锂的世界性难题,形成了以“吸附+膜耦合”等关键技术和过程强化为主体的绿色、高效的工业化示范装置,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图片来源:盐湖股份

盐湖股份在做好碳酸锂产品生产的同时,积极规划开发氢氧化锂、氯化锂、金属锂、磷酸铁锂等多种产品,以期形成系列化、高质量、多样化的产品体系。近年来,公司通过工艺优化、技术创新、设备更新和管理提升,控股子公司蓝科锂业碳酸锂产量逐步攀升,实现达产达标。

业内人士指出,盐湖提锂工艺日益成熟,盐湖资源有望成为未来供给端的重要补充。“吸附+膜法”是目前最适用于青海盐湖且最有发展前景的工艺路线,盐湖股份产线已经运行多年,工艺技术稳定,是盐湖提锂的龙头企业。

完善科创体系 增强内生动力

在科研创新方面,盐湖股份设立科技创新基金、科技研发备用金,建立5G+盐湖产业创新应用实验室和中试基地,科技硬件基础不断夯实。同时,公司投入1.8亿元实施科研项目71个,其中“揭榜挂帅”项目11个,签约人才项目11个、引进科技人才13人,与多个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共建研发平台,合力攻关“卡脖子”技术,科技创新路径更加清晰。

此外,智慧盐湖入选国家物联网融合应用示范项目,智能采收系统完成90%、加工厂自控系统完成95%、PI系统上线运行、财务NC系统完成升级、网络安全系统投入使用,实现“5G+重大装备”采盐船无人值守,盐湖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数量1665人,占比达27.04%;研发投入金额约1.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5.52%。

盐湖股份表示,目前公司科技创新制度体系正逐步完善,报告期内公司制定和修订制度13项;公司申报专利83项、授权专利179项,科技创新取得成果。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践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从一滴卤水出发,积极推进钾、钠、镁、锂、硼等盐湖资源的梯级开发和以氯平衡为核心的综合利用,盐湖股份不断提高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已发展成为国家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龙头骨干。

公司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产业化进程。资料显示,盐湖股份在察尔汗湖区已建成两百多平方公里人造盐田湿地和百里生态水景线,提升盐湖自然风光和工业旅游价值,打造盐湖工业+旅游形成4R1E生态发展与保护模式,实现了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提升了盐湖自然风光和工业旅游价值。

截至目前,盐湖股份通过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构建起了青海绿色生态产业链及我国盐湖资源高效开发产业链网和盐化工体系架构,打造出钾、镁、钠、锂、硼、氯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产业基地。

“公司将继续推进资源高效开采、后备资源勘查储备,稳定现有钾资源开采规模,加强钾资源可持续性保障。优化资源开采方式与钾肥生产工艺,提高资源转化率和综合回收率,稳步扩大钾肥产能,提升保供能力。”盐湖股份表示,公司将进一步完善高镁锂比卤水提锂技术工艺,提高碳酸锂生产工艺水平,扩大碳酸锂生产规模,提高锂资源综合利用率。同时,发展锂储能材料,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产业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