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招商宏观静思录
菲利普斯曲线与「工资-通胀螺旋」1)疫情暴发前,菲利普斯曲线真的消失了吗?并没有。首先,剔除外因看,美国通胀仍与就业水平有关。此外,经济晚周期菲利普斯曲线依旧有效。
(相关资料图)
2)菲利普斯曲线本身就是「工资-通胀」循环,皆由需求放缓(或类似疫情等外生变量)中断。时薪增速代表人力成本、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速代表需求,每当后者先于前者回落,美国经济就开始放缓、衰退,「工资-通胀」螺旋亦被打断。缅因州失业率往往是美国需求端的金丝雀。
为什么美国70年代出现了长期「工资-通胀螺旋」?「工资—物价螺旋式通货膨胀」是强调工资成本提高和物价上涨相互影响的理论。但超额需求才是「工资-物价螺旋上升」的关键。
70年代超额需求的三个背景:1)社会结构呈橄榄型;2)人口结构不断优化;3)财政转移支付收入增速高于工资性收入。
疫后美国曾短暂出现过类「工资-通胀」螺旋现象2020年3月疫情暴发后美国迅速实施了第一轮财政转移支付,并且在服务消费受阻的背景下,耐用品与非耐用品出现了超额需求。随后2020年12月及2021年3月的第二轮及第三轮财政转移支付又拉长了这种超额需求。
在基数效应下,去年Q2以来美国个人服务消费同比增速中枢一直高于疫前,但服务消费的超额需求一直并不显著,且去年Q2以来耐用品与非耐用品的超额需求也在退潮。说明,2020年Q3-2021年Q4,美国是存在类似「工资-通胀」螺旋的,但并不典型。
为什么这次不用担心「工资-通胀」螺旋?总需求并不强劲。
当下,谈及美国乃至全球的社会结构,我们的形容词是「K型经济」;谈及人口结构,我们的描述是老龄化;尽管疫后美国有过三轮财政转移支付,但都是一次性的,目前美国政府杠杆率接近70年代的4倍,亦难再度发力。
总而言之,当前需求侧因素显著弱于70年代,失去需求拉动的助力,人力成本孤木难支,本次「工资-通胀」螺旋大概率仍是短期现象。当然,没有「工资-通胀」螺旋并不代表美国通胀水平会快速、大幅回落,但明年中期CPI同比降至3-4%为大概率。
金丝雀已释放信号,美国即将迎来经济衰退。1)缅因州失业率连续2个月回升,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速降至1.5%。尽管9月美国全国失业率再度降至疫后最低水平,但缅因州失业率则连续两个月回升。此外,代表美国总需求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速已于8月降至1.5%,同期个人储蓄率亦降至3.5%,后者为2005-2007年的低位水平。
2)一旦美国失业率连续3个月回升,美联储大概率结束加息。在正式结束加息之前,加息预期恐怕仍会反复波动并由此引发市场情绪的波动。目前,标普500风险溢价仍极低,大概率还有最后一跌。
美联储已经「名鹰实鸽」,亦在等待重要信号。6月与9月美联储缩表均远不及计划,或与这两个月10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走高有关。11月8日中期选举,随后经济数据恐将快速转弱,明年通胀中枢亦将大幅下移。因此,美联储转向的时间已不遥远。Q4海外爆发美元流动性危机的概率不低,一旦发生或令美联储提前转向,跨过去就是全球金融市场的曙光。
编辑/ly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