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7月19日,美股强劲反弹,创下三周最佳表现,一扫上一个交易日由「衰退恐惧」带来的阴霾。
回顾7月18日,一条未经证实的「苹果公司计划放缓招聘并缩减支出以应对不断增长的利空风险」的消息,拍断了美股持续复苏的势头。消息一出,市场情绪当即恶化。
相隔仅一个交易日,为何市场画风相差甚远?
(相关资料图)
关于这种现象,有分析师认为,虽然市场情绪不好,但技术性反弹依旧可期。
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归因还是要聚焦到恐慌情绪滋生的根源:
市场自发地前瞻了太多糟糕的预期和最坏的结果。但预期中的「如末日般糟糕的企业盈利和指引」这一现象并无大面积出现,财报季迄今风平浪静,甚至不乏利好,继而推动了市场杂音减少和情绪复苏。
那么,可以更乐观一点吗?
情况没那么糟,上市公司比想象中的更抗压继昨日市场出现扰动后,美股三大指数周二均创下近一个月来最大单日涨幅。市场分析称,日内美股上扬主要是受到一些公司财报给市场带来的信心。
FactSet数据显示,截至19日收盘前,大约9%的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已经公布财报,其中约三分之二企业的盈利超出分析师预期。
在已披露的财报中,虽然银行业的利润相对于上一个季度而言有所放缓,但金融机构成功度过了宏观经济环境的严峻考验。六大行中,花旗、高盛和美国银行的表现皆超市场预期。
而高盛和美国银行的指引暗示,并不存在信贷恶化的明显迹象,并且消费依然具有弹性。这为「经济并没有处于崩溃边缘」的观点提供了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像高盛这样「惨胜」市场预期的例子不占少数。这意味着市场可能已经过度消化了对美国衰退的预期。
除此以外,强生公布的二季度销售额和利润也均超出市场预期。一些投资者开始认为,尽管通胀给企业带来了逆风,但它们的韧性远超此前预估。
TD Ameritrade首席交易策略分析师Shawn Cruz表示,
财报季进行到今天,我们听到一些公司发出警告,或者稍稍下调指引,但最坏的情况已经不太可能发生了。听完华尔街的大银行、IBM、强生等公司的财报,可以说涉猎的范围已经够广。如果宏观层面上真的存在严重影响业务的因素,那应该在这些财报中已经出现很多次了。
Bokeh资本创始人Kim Forrest解读称,
投资者和上市公司都已经对火热的通胀有所预期,所以财报中出现高通胀根本算不上意外。真正令市场感到意外的是,上市公司有能力井井有条地管好通胀问题。
部分投资者相信,在今年美股大幅下挫之后,股票价格基本已经计入了经济下行风险。在企业财报利好下,看好美股已筑底。
牛友们,从已披露的财报信息来看,
你认可「盈利末日」这一说法吗?
展望未来,若想要市场情绪大幅改善,
需要强劲的财报和前瞻指引来带动。
你认为哪些公司能成为情绪复苏的领头羊?
一起来评论区聊聊吧~
编辑/phoebe